top of page

​地方為鏡, 攬鏡自照 - 林芝穎個展

Through the Looking – Glass, and What We Found in There

CHIH-YING LIN Solo Exhibition

本展覽呈現林芝穎自2016年至2018年間以板橋浮洲地區為範圍及研究對象所做的數件作品與文件。她試圖以數種創作方式探討人與地方的關係,從最初耙梳浮洲相關文史資料及人文地理學相關理論資料之外,並以法國哲學家德波(Guy Debord)的「漂移」(Dérive)概念做為認識地方的方式,創作出數組序列攝影(Photographic Sequences)呈現藝術家對地方的觀察與想法。接著是三件創作計畫,邀請浮洲居民與工作者分享自己對地方的想法與感受,並以數件作品對此作為回應。試圖辨析浮洲這個在許多人眼中面容模糊的地方的容顏並認識自我原先所不察的想法。

 

這個在地方、他者與自我之間回返往復的旅程終將告一段落,反身性(reflexivity)的思維始終蘊含在作品中,以「地方為鏡,攬鏡自照」就可以看見自己在此時此地是如何地存在,進而得到關於自我反思的參照。認識地方實則為一個自我認識的方式,地方是一面鏡子,靜待有心人來攬鏡自照。

最初的四組序列攝影拍攝於2016年末,在一連串對地方的探索後拍攝而成。序列攝影(Photographic Sequences)是一種使用多張照片來進行敘事的創作方式,時而會結合文字。這裡的敘事的起點為中央下方的人像,自此循順時針方向進行。它們一方面試圖呈現浮洲的地方特質,另一方面,對這些相片的組構中發現到自己原先未查的想法。

 

浮洲的訪客

在此件中呈現的是一名暫居於浮洲的女子,正準備要離開這個已空無一物的房間。最後她坐在窗邊尋思了一會兒後,決然地離開這個房間,留下有街景的窗。之後夜晚來臨,她已離開這個地方,而這個地方也失去了她。

浮洲的晚餐

在此呈現的是在浮洲的定居者的狀況,正在吃飯的一家人與廢棄的工廠房舍比鄰而居。破敗的房舍與溫馨的家屋呈現明顯的對比。這樣的景象使筆者思考,家是否也是一個不斷在分裂與重組的概念?就如同房屋會破敗,但也可重建。在室內外徘徊的貓的足跡暗示了這個循環。

逃避主義者的一日

這件作品由九個部分構成,由下排中央人物開始,之後順時針方向繞行、最後回到下排中央完成循環敘事。中心放置饒富圖案性質的扁平畫面,輔助作品但不參與敘事。 

在人文主義地理學學者段義孚著作《逃避主義》中說明,逃避是人獨有的天性,人們總是寄望所逃向之處擁有不同於所在之處渾沌的真實、清晰,當所逃往之處又令他感到混亂不安時,他又逃向他方。但最終這些逃避時所做的努力都將成為他面對當初所逃避對象的能力。逃避並不是一個全然貶義的詞彙。由於人逃避自然,才產生了文化、社會。在這組作品中是一個逃避主義者的一日。她首先逃避了自我,逃向社會。之後又逃避了社會,逃往自然。夜幕低垂時,她又逃離自然,逃回社會。最後她逃離了如暗夜魔鬼的車陣,回歸並面對自我。

有進行曲配樂的散步

畫面中的老先生年輕時與同樣擔任空軍的同袍的一張合影促發了這件作品的產生。擔任軍人這件事即是國家事務參與到個人生命中的一個事例。浮洲地區也有許多因國家事務考量而產生的設施、機構。化作可視的建物具體存在著,形成浮洲風景。透過老先生的步行,經過了清晨在合宜住宅旁運動的人們,以及正在施放用以採集氣象資訊的探空氣球的板橋氣象站,之後經過靜謐的榮民之家與隱藏於市的劉家古厝。而探空氣球飛至三十公里的高空後終因氣壓差異而爆裂,完成了它的使命。

命名中使用進行曲一詞是因為進行曲本是為行軍而作的音樂類型,希望與作品中的節奏感相映,有著進行曲作為配樂的散步。畫面中央是榮民之家大門前的圍牆上的彩繪,這裡是士兵屏息以待攻擊的場景,現實的盆栽也提供了掩護。

浮洲交換日誌

為接續在序列攝影後而做、為期一個月的實驗性創作活動,發想自孩提時期與朋友書寫交換日記的回憶。〈浮洲交換日誌〉共兩組,每組附有日誌本、富士即可拍(底片一次性相機)、自製的相機使用說明書及透明提袋各一件。由筆者在最初將兩組日誌傳出,寄望第一位參與者再將它們傳遞給他們認為合適的對象書寫,最終書寫者在完成後與聯繫筆者取回。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讓參與者自己發聲,並從他人的敘事中了解彼此對地方的認知與感受是否有何共識或差異,擴大對地方的理解,並邀請他人一起來思考自己與地方的關係並對此覺察。

浮洲的日記

最初從自己在無意間以第三人稱做的一個無名年輕男子的敘事開始,這個描述實則為混合了自身特質與對地方的認識的結果,有如一個自身在地方迂迴的鏡像。在2017年9到10月間於書店的《淘沙》展覽中進行徵件,邀請他人一同想像浮洲的擬人化樣貌。這個困難的徵件最終募得三個敘事,而後我在浮洲尋找符合他人想像的人物及場景進行拍攝作為回應

「地方為鏡-浮洲」問卷

為在檢討過《浮洲交換日誌》的進行方式後所做的計畫,採取較易為人理解與接受的「問卷」方式進行,目的與之前的計畫相近。於2017年11月13日至12月25日之間進行,部分問卷以訪談方式進行,問卷結果呈現於圖表上。之後我於問卷結果中找到自己有感觸的部分,與數位參與者保持交流再行延伸創作。

沙發I:自我實現的一種形狀

由No.17問卷衍生的作品,這份問卷更多為訪談完成。與談的廖先生是一位雲林出身的沙發師傅。沙發是客廳的重要元素,在這裡它回應了浮洲參與臺灣歷史中「客廳即工廠」的一段,更重要的是我認為它是廖先生自我實現具體化的樣貌,而浮洲應該有著許多不同形狀的自我實現。他在「客廳即工廠」的年代離家來到浮洲學習製作沙發,現在他製作了沙發,完整了客廳,終於把工廠變為客廳。

沙發II:理想的鄉愁

關於填寫No.17的廖先生另外使我思及的概念是「鄉愁」。「鄉愁」或許是浮洲的本質之一,因為這裡聚集了不同階段與來源的移入人口。我認為他讓我感覺到是一種理想的鄉愁,他不像有些人對指認原鄉感到遲疑,同時也能夠坦承對浮洲的喜愛。他對所在的關係是和諧的,我羨慕他的立場。

1959淹水回憶

由No.18問卷衍生的作品,但衍生內容來自談話中提及的小事。聚安里的里長是少數世居浮洲的人。他提到幼時家裡遭遇八七水災的回憶,當時住在三合院,因水災的原故,必須將各種家畜聚集到三合院中央較高處。水災是老浮洲人共同的回憶,而三合院是一種強烈指涉家族概念的住宅。他使我想到的是家人因困難凝聚的一刻。在家人與家畜環繞中,孩子折出一艘紙船舒緩了災害的緊張。

這段期間最後的一組序列攝影。攝於在浮洲與故鄉雲林的往返之間。

 

當這一切到了尾聲的時候,最初行動的理由才被明白為自己化做言詞來認識。人通常在一個地方都是有理由的,例如求學或工作,也因此並不會太去在乎身處何處。不過當你在一個地方的理由是脆弱的時候,對地方的不熟悉的問題就浮現了。自己在一個地方的理由不充分是源自對自己的不了解,突破對自己與所處之處雙重的不認識的狀況的解決方式唯一去認識它們,走出去認識地方,與自己和解。一旦意識到人與地方的關係就再也不能對此沒有覺察。或許有時候就是要經由這種迂迴的方式來認識自己,去認識地方與人,就是去發覺隱藏其中的寶藏。

 ARTIST 

林芝穎     Lin Chih-Ying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 造形藝術碩士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學士

 

展覽與相關經歷:

2017 《浮島迴》聯展,板橋435藝文特區,新北市,臺灣

2016 《單子取樣》聯展,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紙廠展覽廳,新北市,臺灣

2016第十屆義大利拉古納國際藝術獎展覽,威尼斯,義大利

2015 《流星》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畢業展,殼牌倉庫,新北市,臺灣

2014 《野蠻操場》聯展,南海藝廊,臺北市,臺灣

2014 《目擊者報告》聯展,龍山寺文化廣場,新北市,臺灣

2016 《想像的風景 II不朽的追求-國際學生新媒體藝術徵件展》,

      台北當代藝術館地下實驗創意秀場,臺北市,臺灣

2013 《帕洛黛絲》聯展,北投公民會館,臺北市,臺灣

 

獲獎經歷:

2016 雲林縣文化藝術獎 西畫類 第二名

2016 第十屆義大利拉古納國際藝術獎 繪畫類 入選

2014 新北市「橋見新北.瞧見愛」陸橋彩繪徵圖比賽 第一名

2013 想像的風景 II不朽的追求-國際學生新媒體藝術徵件展,入選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