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虛擬機器: 陳資羿個展

  • 吳芊逸
  • 2017年4月25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如果只能提出一個問題,

我想知道

我們會用怎樣的方式讀一首詩?

—我想用那樣子的方式來覆述它。

使語言的聲音成為視覺的影子,

緊緊的貼在影像的背後;

使平面與平面的並排,

空間與空間一起疊加

物件的身體佔據其中,

跟著靈魂一起被抽取 ,

被壓扁。

再從那最扁平的深處

(可曾存在?)

悄悄突穿。

這是一場極度安靜的喧鬧。

持續尋找適當詞彙的時候

時不時感覺喉頭的乾渴

嗯⋯

咳、

當然,

它提到這是一種處境的問題。

「處境」

是的。

我用各種聲音朗讀。

想知道一條擰緊的毛巾,

是否會在扭轉之處滴下水來?

那滴水是否帶走屬於毛巾的記憶?

是否成為一場漣漪的振動

自我消解或沈浸其中

事物的聲響。

有沒有一種單純的聲音會逼近語言的邊緣

像是影像逼近事物

或者是事物逼近了影像

我們的兩個瞳孔

從不曾看進自身

最多最多,也只是個

映照。

映照中一切同樣立體也同樣扁平。

兩者皆因對象的相互投射而始能存在

只有一場偶然又恰好的碰撞

只有一瞬被創造出來的映照

使沒有事物成為事物的真實和幻影

覆蓋著傾頹

那些柔軟的事物騰出新的空間

沒有事物的那個地方

或許便是永恆許諾之地。

關於總總,

真正得以挑動情感的

尚未到來的語言。


 
 
 

© 2016 by Wasteland Artspace.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NO.10,LN.71,LONG-XING STREET, BANQIAO DIST.,NEW TAIPEI CITY, TAIWAN

I'm a paragraph. Click here to add your own text and edit me. It's easy.

bottom of page